當心“掛羊頭賣狗肉” 南京一私募基金經理挪用資金上億元受到法律嚴懲
發布時間: 2022-05-09 文章來源: 我蘇網 作者: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私募基金的幌子“掛羊頭賣狗肉”,將募集到的資金非法占為己有,致使被害人動輒損失數百萬元甚至上億元。5月7日,南京市棲霞區檢察院通報南京一私募基金經理挪用資金上億元的典型案件。
被告人孫某以私募基金名義實施合同詐騙案,經法庭近日審理,被告人孫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一百萬元。
事情要追溯到2015年,這一年股市迎來了一輪久違的大牛市,基金收益水漲船高,私募基金熱度隨之上升。當越來越多的錢涌向資本市場的時候,有人經受不住誘惑,便悄悄打起了私募基金的主意。一天,經商欠下巨債的孫某認為“商機”來了,萌生了成立私募基金非法牟利的想法。

2016年1月,孫某花費10萬元人民幣從朋友處購買了一家具有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資產管理公司,為了讓所購公司成為“名副其實”的資產管理公司,孫某招兵買馬成立專業的資產管理團隊,經過一番包裝后,孫某搖身一變成了基金公司的老總。
公司的管理團隊在孫某的“領導”下,馬不停蹄到處尋找投資人和投資項目,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孫某對團隊拉回來資金的用途早就有了“計劃”。
很快,管理團隊便籌集到了第一期數千萬元的資金,然而,這些錢并沒有進入基金管理規定的第三方監管賬戶內,而是根據孫某的要求,直接打入了該基金公司賬戶,后被轉入了孫某控制的個人賬戶,用于償還孫某的個人欠款和消費。
第一期資金被用完后,孫某又將團隊后續籌集到的資金用于償還上一期資金的利息,剩余的資金繼續用于償還個人欠款和消費。這樣周而復始,該基金公司所籌集到的1.2億余元資金,被孫某個人占有使用了1.1億余元。
該私募基金公司因未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基金發行備案而被主管部門注銷了管理人資格,后被害人報案而案發。最終,孫某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法院審理后依法對孫某進行了宣判。
針對這一案件,辦案檢察官提醒:市民要切實增強防范意識,理性投資,切勿陷入犯罪分子披著“私募基金”的合法外衣設置的騙局,投資之前一定要通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核實私募機構及其理財產品信息,如發現可能被騙一定要及時止損,保存證據并立即報警處理。
供稿:
責編:何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