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不留案底?”這是天大的事!
發布時間: 2022-05-11 文章來源: 蘇州檢察發布 作者:
“留不留案底?”這是被不起訴者常向檢察官咨詢的問題,對就學就業甚至子女就業等“意義重大”。訴,意味著被告人將接受法庭裁決,以裁決為終局;而對情節輕微的案件不訴,意味著不追究刑事責任,不會留下犯罪記錄。因此,檢察官在是否起訴的把握上,極為審慎。
訴或不訴,不是一道簡單的單選題。雖然“檢察官的決定”看似只是對案件事實和證據作出裁量,實質上卻以案件為載體向人民群眾詮釋了公平正義是什么,檢察官也借此完成對“追訴犯罪者、保護無辜者、挽救失誤者”司法理念的自我檢視。
近兩年,蘇州檢察機關系統推行起訴必要性審查機制,健全配套機制。一方面,案件訴得準,另一方面,不訴率全省第一,且不起訴案件復議復核數和被害人申訴率全省最低,取得了扎扎實實的司法質效。
“敢”不訴,因為審查“夠”規范
蘇州檢察機關先行先試。2020年,蘇州市檢察院出臺《強化起訴必要性審查的工作辦法》,率先把“慎訴”理念形成制度規范。
這套工作辦法明確規定,對于法定刑三年以下,且有法定或酌定從輕情節的犯罪嫌疑人,應從10個方面進行起訴必要性分析,包括:社會危害性、犯罪原因動機、犯罪主觀惡性、被害人態度、社會接受程度等。
此外,工作辦法還通過考核機制將訴后無罪案件、定罪免刑案件和單處罰金案件納入年度考核指標,以剛性舉措倒逼檢察官“敢于”適用不起訴權。
“我們還根據是否認罪認罰,設計了兩種審查報告。通過文書的繁簡分流,促使檢察官集中更多精力放在起訴必要性審查上?!碧K州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負責人蘇云姝說。
辦法取得了“見得著”的成果。2021年,蘇州檢察機關共對3785人不起訴,相對不起訴率19.5%,全省最高。更多的成果則體現在案件當事人從“不訴”獲得的“紅利”,感受到了司法的善意,鈍化了社會矛盾。
太倉市檢察院辦理過這樣一起詐騙案,有兩名在校生通過提供自己的微信二維碼為詐騙團伙收取詐騙資金。
承辦檢察官蔡勤對涉案人員進行分層處理。第一類是在詐騙團伙中負責平臺組建、管理,起主導作用的犯罪嫌疑人;第二類則是像兩名在校生這樣負責“取現”的從犯。
蔡勤認為,這兩名在校生系初犯,自愿認罪認罰,獲利不多,符合相對不起訴條件。因此,太倉市檢察院依法對兩名在校生作出不起訴決定。而針對主犯,太倉市檢察院則以詐騙罪對其提起公訴。
2022年年初,張某、郭某兩人均已畢業并順利就業,“要不是當初檢察官拉了我們一把,現在的我們絕不會這么幸運?!?/p>
“在讓檢察官敢用不訴權的同時,要給他們規范適用不訴權提供邊界感。精準不訴,方能服眾?!碧K云姝介紹,就在他們出臺《強化起訴必要性審查的工作辦法》的同時,還出臺了《不起訴工作操作規范》,詳細規定了故意傷害、過失致人重傷、盜竊、詐騙等八類罪名不起訴的適用條件。
民間糾紛引發的輕傷害案件,一般情況下,可做不訴處理。蘇州市姑蘇區檢察院辦理的一起故意傷害案件,卻對犯罪嫌疑人作出了起訴決定。
該案犯罪嫌疑人因感情糾紛與被害人爭執, 用餐刀連續三次捅刺被害人腹部, 造成被害人人體輕傷二級,隨后犯罪嫌疑人持刀割脈欲自殺。經被害人多次請求,犯罪嫌疑人撥打120將被害人送醫救治。
“犯罪嫌疑人在送醫途中主動向隨車護士坦陳案發經過,并在歸案后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實?!睓z察機關在查閱案發報告后,綜合當事人的供述、120報警錄音等認定犯罪嫌疑人符合自首情節。
盡管如此,嫌疑人使用餐刀多次刺傷被害人的行為具備傷人的主觀惡意,社會危害性較大;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未能與被害人達成賠償協議。經過討論,檢察機關認為其行為已經構成故意傷害罪,且社會危險性較大,有繼續羈押的必要性,以故意傷害罪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訴。
“慎訴不是不訴,而是應該在嚴格、充分評估社會危險性的基礎上,保護被害人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碧K州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夏軍表示。
做“色香味”俱全的掌勺大廚
兩年前,蘇州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王勇曾在《檢察日報》發表過一篇評論《檢察官,端菜者還是炒菜者》?!肮沧鲲?、檢察端飯、法院吃飯”并不符合檢察機關積極能動履職的法律監督者定位。在機制完善的前提下,面對偵查機關的“備菜”,檢察官們“選材、掌勺、炒菜”的自信和能力顯著提升。
有些人不理解,為什么偵查機關辛辛苦苦偵查了,案件送到檢察院,卻得不到起訴?難道公安機關白干了?那么多案件不起訴,是不是在放縱犯罪?
王勇認為,這個問題既要從憲法定位的公檢法互相制約關系來看,也要結合現階段多以輕微刑事犯罪大幅攀升的案件結構與態勢來看。
偵查人員辛辛苦苦辦案是為了案件能夠實事求是、依法準確、客觀公正地處理。檢察官必須讓案件經得起犯罪嫌疑人辯解、律師的質疑、社會的評判?!白孕诺剞k出零瑕疵案件,才是對偵查人員前期辛勤付出的最大尊重?!蓖跤抡f。
張家港市檢察院檢察官朱艷曾辦理一起網絡高利放貸案件,公安機關分別以非法經營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將整個犯罪鏈條58人移送審查起訴。然而,朱艷發現,移送審查起訴的部分嫌疑人僅實施了提供銀行卡幫助犯罪活動等行為,獲利不過數百元,從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出發,張家港市檢察院擬對其中17人作出不起訴決定。
朱艷聽取公安意見時,民警不禁提出疑惑:“涉案金額4.8億余元,社會危害性大,應當從嚴懲處,而且這些僅提供銀行卡的犯罪人員涉及的流水也達數百萬,遠超過了幫助信息網絡犯罪的構罪標準,所以我們將其移送審查起訴?!?/p>
“銀行卡一經售出就脫離了行為人的控制,流水多少取決于利用銀行卡實施犯罪的人的行為,流水情況不能完全反映銀行卡出售人行為的社會危險性和行為人的主觀惡性,而且這些人作用小、獲利少,我們還是認為不宜作出刑事處罰?!敝炱G結合電信詐騙罪案件特點,從社會危險性、主觀惡性、獲利情況等角度與公安機關進行溝通,雙方對該類案件的偵查方向取得了深度共識。
最終,檢察機關對17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袄砟钰呁瑤碜畲蟮母淖兙褪枪矙C關申請復議復核數得到降低,更認可檢察機關作出的不訴決定?!敝炱G說。早在2020年10月,蘇州市檢察院就與市公安局聯合出臺《關于不捕、不訴案件聽取公安機關意見的規定》,規定“檢察院擬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時,應當事先聽取公安機關意見并記錄在案;對于公安機關不同意不訴意見的,應當邀請公安機關派員列席案件討論會”。迄今,全市檢察機關共就2000余件不捕、不訴案件逐一聽取公安機關意見,邀請公安人員列席檢察官聯席會議或檢委會200余次。
對于不訴案件,蘇州各基層檢察院還定期編發分析報告,送轄區公安機關作為辦案參考,從特殊案件情節把握、證據審查規范、法律適用等角度對某類案件進行深度分析,以大量類案為“數據池”,總結這類案件辦理的標準依據,從而實現公安機關在辦案口徑和尺度上與檢察機關趨于一致。
絕不遮遮掩掩,敢于“刀刃向內”
如何讓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理解接受“不訴”?公開聽證是個招牌動作。
去年夏天,蘇州市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軍主持一起非法捕撈長江水產品案公開聽證會,聽證在張家港市錦豐鎮江邊的某村委會舉行。這起案件中,10名平均年齡60多歲的江邊農民違反漁業管理法規和江蘇省長江干流禁捕規定,多次前往長江張家港段江心洲島、通州沙島等處捕撈螃蜞并出售獲利8萬余元。
現場除各級媒體記者、代表委員參加外,還特地邀請了一百多名村民參加。承辦人介紹了案件事實及走訪嫌疑人家庭并督促退贓退賠的情況,聽證員們對犯罪嫌疑人能否作相對不起訴、受損漁業資源修復、長江大保護等展開了討論,漁業專家也當場發表了意見建議?!霸瓉頇z察官辦案件這么復雜,考慮得這么細?!贝迕駛兏袊@道。
在一起討論成品油走私案中運輸船駕駛員是否有起訴必要的聽證會上,省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市人民監督員和10余名江船運輸船員參與旁聽?!耙怨_聽證這種‘看得見’‘聽得到’的法治形式,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不僅公眾、當事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司法結果,也增強了司法機關的權威性?!苯K省政協委員龔震點贊。
2021年以來,蘇州市檢察機關共對190件不起訴案件舉行公開聽證,廣泛聽取意見,注重說理效果。
如果說聽證會是接受外部監督的方式,那么定期以全市案件評查通報、召開案例檢視會等形式抓辦案質量,并勇于接受同行的監督不可不謂“刀刃向內”。迄今,全市檢察機關依托蘇州刑檢業務網站,公開不捕、不訴決定書及理由說明書等終結性文書5000余份,接受全國檢察同仁的“挑刺”,2000多條或辛辣或鼓勵的回復和評論,倒逼檢察官們注重文書質量,提高辦案水平。
作為案件參與人,當事人的評價,直接決定著辦案效果。
蘇州市檢察院于2021年5月出臺《辦理刑事案件中強化當事人廉政監督的工作辦法》,要求對所有不捕不訴案件落實回訪監督機制,主動接受當事人監督,確保司法廉潔。
“有人聲稱在公檢法有關系,可以花錢撈人”“有人提前告訴你案件處理結果”……當事人會收到《重點案件監督告知書》和《重點案件監督反饋表》,里面設計了許多通俗易懂又直白現實的選項,幫助案件當事人及時有效行使自己的監督權,強化當事人權利的全面告知,避免信息不對稱引發司法腐敗問題。
“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只有止于至善的追求。蘇州檢察機關將以人民為中心,積極履行好指控、證明犯罪的主導責任,治罪與治理并重,從深層次預防和減少犯罪,進一步將少捕慎訴慎押刑事政策落到實處?!碧K州市檢察院檢察長李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