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司法局“三化”優化法治營商環境
發布時間: 2022-04-14 文章來源: 作者: 江陰市委政法委
江陰市司法局緊扣“加快實現現代化濱江城市”目標,以深化人民調解、法律服務、社會治理為抓手,著力推進營商環境“三化”建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開展涉企矛盾風險大穩控 推進營商糾紛化解“高效化”
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生產經營、知識產權、環境保護等領域,強化企業調解組織建設,積極探索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形成非訴訟糾紛解決綜合平臺“1+2+N”模式,建立市非訴訟服務中心,在市法院、人社局設立2個非訴訟服務中心分中心,在鎮街和村社建成非訴訟服務中心(站)272個,融合非訴訟糾紛化解力量,構建“一盤棋、一條龍”非訴訟糾紛解決平臺。
實施團隊一站式法律服務 推進營商服務供給“便捷化”
精準對接廣大群眾法律服務需求,聚焦群眾滿意,加強資源整合,創新建立“1+3+N”公共法律服務團隊。加強“12348”公共法律服務隊伍團隊化、專業化建設,實現請律師、辦公證、求法援、找調解等與企業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建立疫情期間公共法律服務“容缺受理”機制,對農民工討薪等與疫情相關的申請支付勞動報酬、確認勞動關系、工傷賠償的維權案件,加強與工會、民政、殘聯等單位的溝通協調。
釋放多元化社會治理活力 推進營商治理能力“現代化”
充分整合各種社會力量參與營商治理,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使各種矛盾得到制度性的合理解決,法律得到切實遵守,為營商主體提供穩定的發展預期。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體系,持續推進基層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引導建立“鄉賢會”“百姓議事堂”等基礎型社會組織。深入推進“法潤民生”微信群的良性運轉,做到網上網下聯動宣傳教育、聯動組織引導、聯動開展活動、聯動提供服務,把法治與德治、共治與自治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和道德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