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在兩同”建新功 金梭萬線織彩錦——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楊洪雨訪談
發布時間: 2022-02-09 文章來源: 鹽城市檢察院 作者:
楊洪雨,1972年11月出生,現任鹽城市人民檢察院計劃財務裝備處處長,曾任阜寧縣孔蕩村第一書記、板湖鎮黨委副書記、三鑫村第一書記。因扶貧工作突出,先后獲“中國好人”、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扶貧濟困獎”、江蘇省“最美基層共產黨員”、江蘇省檢察機關“新時代優秀檢察干部”、江蘇“最美退役軍人”提名獎、鹽城市“時代先鋒”、“勞動模范”“道德模范”等榮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上強調,全黨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結合多年在一線扶貧的工作感受和實際需要,我作為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的代表,應將自己和人民群眾關系視同梭和線的關系!優秀黨員是梭,人民群眾是線,只有梭引導線、線纏繞梭,金梭萬線方能織彩錦。”楊洪雨說到。
套熱膀子,會嘮嗑子。“兩在兩同”建新功活動就是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活動。主動與基層群眾拉家常、交朋友,遵守群眾紀律,尊重民風民俗,關注民心民生,竭力扶貧助學,搞好生產致富,做好各民族群眾工作。
掏心窩子,結親對子。與基層群眾敞開心扉說心里話,用群眾看得見的實際行動和效果幫他們解難幫困,讓群眾體會到親人般的體貼和溫暖。黨員干部就應該做好自己“家人”的工作,解除誤會、積極支持和不計得失,為黨為民為奉獻。要把基層當成自己的家一樣?;厝タ纯?,把基層群眾當成自己家中的父母親人一樣時時牽掛,對他們指出的問題要虛心接受、耐心落實,存在的困苦專心上心細心整改,全心全意、小心謹慎、誠心至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直到他們滿意肯定為止。
深挖根子,敢碰釘子。“兩在兩同”建新功活動就是黨員干部踐行“人民至上”的理念,為基層群眾解難濟困的活動。就是要查找、剖析和解決為人民服務的不足、難點和問題,對癥下藥,制定辦法措施,嚴格執行黨中央的“八項規定”,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最后還要務實有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國夢、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需優良作風作保證。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務實求真、樸實求精、扎實奮進、誠實有為。
不賣關子,甘當學子。“兩在兩同”建新功活動是黨員干部不斷成長進步的“大學?!?,群眾工作無大小,點點滴滴見真知!到農村轉農田、進圈舍、干農活、當農民、做學生,到工地走工廠、鉆車間、下礦井、當工人、做學徒,補課、翻新和提煉,始終做到平常人用平常心去干平常事。
卷起袖子,甩真刷子。“兩在兩同”建新功活動就是黨員干部的“試金石”,行家伸手便知有,內行門道外行攪!當前,大多數黨員干部是專業不對口的行政性而非專家型和技術型干部,尤其是隨著新知識和新技術飛速發展,對能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所以要對自己主抓或分管的業務學深學透,故要擼起袖子加油干,苦練“繡花功”,腳踏實地做謙成學生、勤成公仆、悟成學者、練成行家、精成專家,只有這樣才能胸有成竹不怕“漏”——能說會寫道法新,信手拈來工藝精,行家里手同臺技,群眾夸贊你才行。
當好梭子,織好錦子。黨員干部要有“大作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責無旁貸地當好基層群眾的引路人,把他們匯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洪流中。作為新時期、新常態下的黨員干部,更要嚴守黨的紀律、獻身黨的事業、錘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當好中華民族的脊梁。只要黨群一心,任重道遠,勇往直前,就一定能編織輝煌燦爛的中國錦,實現氣勢恢宏的中國夢。